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工作部 > 师德榜样 > 正文
【吾师风采】砥志研思求学问,桃李芬芳育英才——访传媒学院吕瑞荣教授
2021-04-20 09:45 韦涵媞  大学生通讯社


生活中的他,幽默风趣,爱以“老夫”自称,还常打趣学生们为“小的们”,是学生心中亲切有趣的“吕老头”;讲台上的他,认真负责,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总是鼓励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术研究上的他,认真严谨,深入探索编辑出版学,着力研究毛南族文化。他,就是我校传媒学院编辑出版教研室老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吕瑞荣教授。

不忘初心,与书作伴的少年

吕瑞荣从小就喜欢读书。因为年纪小识字不多,遇上不认识的字,他就凭着字的偏旁部首去猜测字的意思。每当读到一些优美的语句,他便时时在脑海中回想,反复咀嚼、思考其中的奥妙。小时候,他生活的山村还没通电,农家怜惜灯油,灯也熄得早。每逢遇到书没读完灯就熄了的时候,他就在心底生出对一盏煤油灯的无限向往。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读书对他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享受。寻一清净之地,结一茅屋,独阅群书万卷,这是少年最初在心底为自己编织的文学梦。也正是因为这份对文学的喜爱,才让他在文学领域中不断地探索着。

上大学后,他沉浸在书海之中。“平时除了上课,就喜欢在图书馆看书。”说到大学空闲之时喜欢做的事,吕瑞荣回忆道。在安静的图书馆中,捧着厚实的书籍,耳边时不时传来轻微的翻页声,让他感到心安。

1986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教育学院,同时在接力出版社担任编辑一职。由于当时编辑出版学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大学期间他自己也未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因此他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对编辑学的理论知识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

1996年,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他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学习,全面和系统地学习文艺理论知识,进一步地巩固理论基础。为实现自己的博士梦,他又继续埋头苦读。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2010年,他成功考入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自出心裁,身躬力行的学者

在云南大学读博期间,他专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艺术。临近毕业,在对博士毕业论文选题时,他遇到了一个困惑:全国55个少数民族,究竟要选择哪个少数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选定居住地较为集中的毛南族。

在研究毛南族的课题中,为了对毛南族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有更深入的了解,他先是翻阅了有关于毛南族的文献、著作,后又与朋友驾车到毛南族人口集中的毛南山乡实地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在梳理文献和实地调研中,他发现“肥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形态,从而确定课题研究的重点。为更全面地了解毛南族文化艺术,他走访了毛南山乡中较为著名的民间艺人、传统仪式的传承人。

“肥套”是将毛南族多种传统艺术形态融为一体,表达毛南族传统的神人和融的期盼,并且通过多种方式达成神人和融目的的毛南族宗教性仪式。为搜集更多一手资料,他和两个研究生再次走进毛南山乡,暂住在当地村民的家中,观看并记录了一次持续三天三夜的“肥套”仪式。经过不懈的努力,吕瑞荣完成《神人和融的仪式——毛南族肥套的生态观照》的专著,为毛南族文化的研究做出了的贡献。

2014年,吕瑞荣申报的《毛南山乡文艺生态审美》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7年,他申报的《毛南族土俗字宗教经籍及其汉译文本研究》获得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

认真负责,幽默风趣的师长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吕瑞荣看来,这就是他从教所向往的一种境界。他常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在形成正确文化观念道路上的引路人,还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名家名作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和怎样做一个编辑,编辑工作者该具备什么素质,我将结合工作经验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吕瑞荣说。为了能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专业知识,他让学生填写选题申报表,让他们去了解一本书的纸质、大小、预算、作者稿费,学习如何与主编、科室领导协商,如何处理责编问题,还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时,记下日后涉及到工作的知识。

2018级编辑出版学1班的谭佳佳同学对吕瑞荣的课堂颇感兴趣,她说:“吕老师上课的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很多知识在其他学科上也能运用,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激发思想能力。”

课堂上,他会打趣地提醒玩手机的同学:“不要低头看你们的破手机了,我上课从来不用这个智能手机。去年要不是跟上时代和学生要求,我才不会换手机。”课间,有同学伏桌睡觉,他会说:“大家都站起来!站起来!不能睡!把手举起来!我们来做运动!”

吴兰老师是吕瑞荣教授的同事,她评价吕瑞荣“极强责任心、情商极高、洞察力超高、极具人格魅力的长者。”(实习编辑:王欢 校对:刘丽江)

 

关闭窗口